行業資訊
Industry information
Industry information
眼下正值資產證券化的大潮,融資租賃公司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個大好機會,借助這一方式,將原本需要持有數年的項目,在短短幾個月內轉化成資金,從而可以投在新的項目上,給自己多加了幾倍杠桿,自然就能夠做更多的事。據了解,今年融資租賃公司已經累積發行了2236億元的企業ABS產品,這也讓資本市場開始關注到融資租賃行業。
近來融資租賃行業確實發展狀況不錯,參與者的數量也不斷增多,以廣州南沙自貿區為例,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從2015年初的30余家發展到如今的300家。其中不乏一些圍繞智慧物流、智能制造、現代農業、民生產業等特色產業來進行業務拓展的融資租賃公司,以此來輔助實體經濟的發展。
不過客觀來看,行業發展前景的如何還是要從市場需求入手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《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》的分析,今年上半年我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達到了56000億元,較上年同期的46800億元增長了19.7%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,今年是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復興后少見的一個好年頭。
如今,融資租賃行業受到政策變化與外部事件的干擾較少,企業業務量都在穩步增長。隨著產業經濟結構、技術革新以及市場容量的擴大,融資租賃行業將會迎來歷史性機遇。未來五年,行業的符合增速預計將會達到16%。
不過眼下我國融資租賃行業深陷“同質化困局”,這也為企業戰略轉型指明了方向。
融資租賃本質上是起源于產業設備的融資,與GDP增長、行業的發展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。而我國近年來GDP增速領先全球,更是帶動了融資租賃行業的爆發式增長。目前市場上有多種融資租賃公司,不過大多數企業的商業模式仍舊是基于股東背景形成的差異化運作,企業想要構建核心競爭力,還是要從這一方面入手。
現有的融資租賃業務模式主要分為這幾種,廠商系玩家借助自身作為設備制造商的技術優勢,擴展金融服務業務單元;銀行系則起始于銀行的資金優勢,發展“次貸”融資通道,發展產業金融單元;而獨立系廠商則借助多元化的自主靈活優勢,對客戶需求較為敏感,在產業運營與融資通道上,更是開創出一套獨有的業務模式。
在過去的十年間,我國融資租賃產值的增加主要依靠政府基建融資的推動,然而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,技術革新帶來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,將會是推動本國融資租賃市場發展的內源動力。
因此,對于融資租賃行業投資者來說,更是要僅僅把握這一機遇。